理论学习

社区首页 首页 > 思政园地 > 理论学习 > 正文

全方位提升质量治理水平

发布于: 2019-12-25 14:45:28    来源:

2019-12-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川

质量治理是以政府为主导,吸纳企业、团体、消费者等主体积极参与,以提高产业竞争力、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质量问题进行有效管理的活动。优化质量治理的目的在于严格确保质量安全,并利用科学手段实现各类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质量提升动能,全面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曾强调,“要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增强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应性,使中国质量同中国速度一样享誉世界”,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质量建设的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创新质量治理模式,注重社会各方参与,健全社会监督机制,推进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多元治理,构建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质量共治格局。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质量治理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需要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质量治理优势,着力推进质量治理的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

探索新方法,持续推动共同治理

新时代推进质量治理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明确质量责任主体,将质量监督职能落实到各级质量管理部门,统筹制定国家重大质量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完善质量相关法律法规,从顶层设计层面建立一套符合时代需求的治理机制;明确总体目标、工作要求及时间表与路线图,建立相应标准体系,统一管理各类社会质量主体,实现全方位的质量网格化治理、统一化治理。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加强政府质量治理,政府职能部门应全面落实质量强国战略,坚持通过全方位提高质量,充分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通过简政放权降低实体经济交易成本,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优质优价的公平市场秩序;全面深化落实质量考核,对于考核内容、形式与目标做出科学分析;加强涉及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等与民生息息相关领域监管与治理,做到全方位覆盖,不留任何死角,尽最大可能保障安全、保护环境。

新时代的质量治理是一种强调人民群众和第三方社会组织等参与的共同治理。人民群众既是质量最直观的感知者和评价者,又是质量治理的最终服务对象即受益者,要充分重视和发挥人民群众在新时代质量治理中的作用,依靠媒体宣传、社会机构培训等方式充分提高公民的治理意识,依靠人民群众的广泛、深入参与提升质量治理的层次和水平。

市场是检验质量的试金石,充分发挥市场中第三方社会组织的作用也是质量治理的关键。企业生产与政府治理之间往往会存在利益导向不一致、质量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开放部分公共领域让第三方社会组织参与质量治理,开展质量提升共同行动,通过社会治理确保质量信息及时、完整、可靠地被传输,共同提升整体质量水平。质量治理第三方社会组织一般包括消费者联盟、行业协会、质量检验认证技术机构等,他们与政府部门共同开展质量治理,能够显著提升质量治理的效率,协作打造一个具有公共性、开放性、共享性的多元主体质量共同治理空间格局。

应用新技术,搭建质量信息平台

积极探索质量安全保障途径,建立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实现全方位的质量网格化、统一化、数字化、智能化治理,是推进质量治理的重要内容。质量信息平台既是各类质量安全信息、评价信息的汇总平台,包括生产源头质量监控信息与流通终端消费评价信息,又是向社会公开发布质量安全风险及预警信息的官方窗口。

质量治理要有前瞻性,这要求政府主动将治理监管工作向前移、向下移,最大限度避免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数据已渗透到政府业务职能的各个领域。充分挖掘并应用海量大数据资源,搭建质量信息平台,对于质量治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质量本身就是各类客观固有性能指标与主观消费评价数据信息的综合反映,充分量化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与等级,全面收集质量大数据并开展科学分析,对于全面实施质量预先治理、精准治理也有着重要作用。

区块链被视作继蒸汽机、电力、信息和互联网科技后,最有潜力触发第五轮颠覆性科技革命浪潮的核心技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利用区块链技术探索数字经济模式创新,为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扁平化、透明性、可追溯性和公开性等特征,能够显著降低交易成本、实现低成本高效率质量信息传递,着重解决质量信用及价值交换问题,对于提高质量治理数据的安全性,推动服务型、可信任政府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依靠区块链构建质量信息溯源机制,可以实现产品全链条信息采集与可追溯管理,准确识别质量安全管理的关键点与薄弱点,确定风险因素,及时提出解决方案,最大限度避免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同时,企业也可以从平台上获取大量市场需求信息,为产品迭代创新提供现实依据。此外,应用区块链技术准确分析质量治理过程中存在的漏洞与不足,能够进一步推进质量的智能化治理。

完善质量法律法规,保权益促发展

完善的质量法治体系是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首先,完善质量公共服务体系,遵照市场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与要求,通过“简政放权”,明确质量公共服务的范畴、服务的具体流程和细则,最终目的是要提供高效、精准的质量服务。其次,培育和建立各类新型技术交易市场,整合各领域科研成果,实现质量技术商品化与普及化,促进先进质量技术的交流与传播。与此同时,设立质量人才服务中心,通过开放市场、统一平台进行推广与转化,让广大中小企业能够以最低的交易成本吸收前沿技术与人才。

充分保护企业家人身、财产、知识产权等安全,根据质量大数据信息设定质量信用机制、评定质量信用等级。对于信用等级较好、具有质量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在金融、科技、财税等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与帮助,提高其预期与信心。同时,在企业内部引入“吹哨人”制度,保护质量曝光者的隐私及安全,并对重大质量信息举报者提供物质与精神双重奖励。强化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确保人民群众在遇到质量安全事件时,能够在维权时间、成本、途径等方面得到更加优化的服务或帮助。对于区块链平台上的质量信息,政府应制定相关的网络质量信息安全法,以实现对网络质量信息的专业技术监管,确保质量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陈川,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研究员)